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真的名不虛傳, 任何地方都感受的到音樂的氣息. 在維也納的大公園Stadtpark裡, 處處可見到著名音樂家的雕像.
布拉姆斯(Brahms)雖然是德國人, 出生於漢堡, 但卻在維也納定居. 他主張的風格有點像當時哲學家主張的東西, 就是讓一切順著感覺走, 不要被繁複的規定與限制綁住了自己的創意. 布拉姆斯可以說是個典型的浪漫主義者, 從他個性可以看的出來, 他從不隱藏他討厭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與華格納(Wagner)的事實.
他的匈牙利舞曲(Hungarian Dances)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 而我個人最喜歡它的大學慶典序曲(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遊子吟這首曲子的調調就是copy大學慶典序曲的.


最能夠代表維也納音樂人的當然就非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莫屬, 被俗稱小約翰史特勞斯(因為他老爸也同名).
約翰史特勞斯是個創新者, 他改寫了華爾滋的風貌, 讓它變的更快樂, 更活潑, 也因此他被稱為華爾滋之王(King of Waltz). 史特勞斯與上面提到的布拉姆斯(Brahms)和華格納(Wagner)等人是好友.
Strauss最受到歡迎的音樂就是藍色多瑙河(Blue Danube)與扁蝠序曲(Die Fledermaus Overture). 

                       
舒伯特(Schubert)是奧地利維也納人, 他出生在維也納市周邊的維也納森林郊區.
他一輩子非常喜歡並崇拜貝多芬, 所以創作風格自然也受到引響, 是典型的浪漫派古典主義. 他最被大家探討的故事莫過於他晚年(只有大約30歲)跟染上梅毒卻被當時糟糕的醫療技術給治到中毒而死. 他死時正在創作的第8號交響曲也因此命名"未完成"(Unfinished).

                       
布魯克納(Bruckner)也是個奧地利作曲家. 對他的感覺就比較陌生, 只知道他當時是屬於華格納樂派的, 死對頭是布拉姆斯樂派, 而到最後似乎也因為布魯克納的作品才讓兩方不再對抗下去.
他較有名的是交響曲, 例如記念華格納的第7號交響曲. 但是他的宗教音樂也很受歡迎, Ave Maria就是常被教會拿來合唱的曲目.


維也納能有這麼傑出的音樂成就, 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在此的Habsburg皇室非常支持, 在當時這城市是最佳聚集的地方.
維也納有個Operahaus(歌劇院), 就是大家所熟悉, 在新年時都會舉辦新年音樂會的地方. 照片上的最前方的位置, 就是奧匈帝國的皇帝在看演奏或表演時坐的位置.


維也納是古典音樂之都當之無愧. 我們正在路上閒晃時, 先是聽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 然後發現有一堆人圍觀. 我們就想說維也納嘛, 路上有人演奏這史特勞斯的八辣曲目應該沒什麼. 越走越近發現音樂似乎不是現場演奏的, 乍看之下才發現, wow 太酷了, 一堆街舞dancers很有節奏的跟著藍色多瑙河的旋律在街上做出地板動作.
這種情形應該只有在維也納的街頭上會發生吧...



往維也納郊區(維也納森林)去可以到達一個很有名的地方, 叫作貝多芬小徑(Beethovengang). 這地方其實蠻普通的, 只能說是個高級住宅區裡, 沿著水溝的一條小徑.
貝多芬(Beethoven)在搬到維也納後與海頓(Haydn)學習了幾年音樂. 其實他原本想要拜莫札特為師, 但莫札特沒多久就掛了. 在跟海頓學習的那幾年, 他深深被海頓的影響, 啟發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 就這樣,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鄉村裡, 也就是貝多芬小徑這個地方, 就寫出了他的第六號交響曲:田園(Pastoral).


直到今天, 這條小徑仍然叫"貝多芬小徑"(Beethovengang). 這是小徑上某個住家的門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tcbenja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