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Prague)是捷克共和國(Czech Republic)的首都, 是來這個國家旅遊的人必會玩的城市.
[Old Time Square]
捷克這個名詞很特別, 英文是Czech, 它就只是個形容詞, 頂多拿來表示捷克人, 卻沒有正式的名詞代表字. 例如Taiwanese->Taiwan 或 English->England, 但是Czech就沒有對應的名詞. 所以國家是"捷克的共和國"(Czech Republic), 而不是常常被人誤說成的Czech. "I am going to Czech" 跟 "I am going to Taiwanese" 一樣文法上是錯的...
到了布拉格第一個要去的地方當然是Old Time Square.
Old Time Square 這個廣場是布拉格最重要的廣場, 就類似London的Trafalgar Square或Paris的Champs Elysees. 尤其是布拉格的街道都非常狹小, 所以來到這廣場就會有種脫離擁擠的人群的感覺.
廣場被三個大建築物圍繞, 分別是Tyn Cathedral, St Nicholas Church, 與Astrological Tower.
Tyn Cathedral 是個典型哥德式的教堂, 主要紀念的聖母瑪利亞; 它的外型非常像童話故事裡的城堡.
[Old Time Square and Tyn Cathedral]
St Nicholas Church 是個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而它的特色與布拉格城堡上的大多數教堂一樣, 都有一些形狀像洋蔥的塔頂. 這風格與西歐的大教堂非常不一樣, 因為它在歐洲的地理位置較接近東邊, 所以自然風格也受到天主教的另一派: Orthodoxy(東正教)的建築風格影響.
[St. Nicholas Church]
至於天文鐘塔(Astrological Clock Tower) 它的歷史更久遠, 這個哥德式的塔鐘是在1410年建造的. 不要小看這座塔, 它可是當時天文學的一個大師級的作品. 複雜的時鐘裡顯示出日期(天文日期, 就是太陽在哪一個星座)和時間, 這代表建造它的人必須精通, 天文學, 機械, 與數學.
[Astrological Clock]
它的另一個部份: 萬年曆則是在19世紀被加裝上去的. 在鐘塔的旁邊有個特別的建築物, 它就是一分鐘之屋(Minute House), 也就是布拉格的名人卡夫卡 (Franz Kafka) 小時候住的地方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取這名字).
[Minute House]
在Old Time Square剛好有個熱鬧的Market. Market裡有人示範鐵匠打鐵, 還有一堆小朋友在台上表演, 應該是慶祝復活節(Easter)假期吧...
[Blacksmith and children perfo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