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Venice)就算不是義大利最有名的城市, 也是義大利最特別的城市.
這城市建立在許多的小島上, 這些小島離歐洲大陸非常近, 所以海就變成天然的巨大護牆河. 自從西元5世紀就被當地居民拿作來防衛蠻族的堡壘, 並開始叫做Veneto.
在脫離了拜占廷帝國之後, 威尼斯這個城市居民就開始以選舉的方式選出統治者, 稱做總督(Doge, 或是Duke).
威尼斯人很了解這城市地理位置可以帶給他們的優勢, 所以長期以來他們也一直積極發展商務. 當然, 大海也給他們豐富的回報, 威尼斯這個義大利獨立城邦, 成為當時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並不斷擴張領土. 威尼斯的每次領土擴張也都是經濟考量的, 後期佔領的所有土地都是為了打通或鞏固某個貨物交易路線, 到最後包括Brescia, Verona等地方都成為威尼斯勢力範圍內.
威尼斯一共有117座大小不一的島嶼. 島與島的中間雖然是海水, 但是被稱為運河(Canal), 有些是人開鑿的, 有些是自然的. 運河總共有大約150條, 橋有400多座. 但是去過威尼斯的人就知道, 在重要的Canal Grande上卻只有3座橋, 最有名的就是Ponte Rialto, 是大部分要去總督府位置所在的聖馬可廣場(San Marco Plazza)都必定會經過的橋.
威尼斯是個夢幻的地方, 因為這城市只有在入口的地方, 也就是火車站附近, 有道路與停車場. 城市其他部分沒有任何一條車用道路, 也沒有車, 交通工具是船. 有巴士船, 計程車船, 私人船, 還有當地人拿來賺觀光客錢的豪華小船, 乘坐一次從車站到聖馬可廣場超貴. 如果不想做船就要瘋狂的走路, 一般人為了去聖馬可廣場就必須先繞到Rialto橋, 然後再依照指標延著小路走過去.
當地人有一種稱作"窮人的纜車(Poor man's gondola, traghetti)"的方式度過Grande Canale. 說穿了這只是在某些地點會有一些船伕用小船載人渡過大運河, 只收費0.5歐. 這些渡點只有當地人找的到, 觀光客永遠只有迷路的份...
另外, 威尼斯人似乎完全將義大利人隨性的個性呈現在規劃他們的城市上. 門牌號碼根本沒有實際的意義, 1號可能離2號超遠, 中間加著其他像是73號或是101號之類的. 到威尼斯玩就一定會迷路, 即使有地圖也一樣. 威尼斯當地的居民也被觀光客問路問到煩, 所以市政府乾脆就在各大路口設立黃色路牌, 讓遊客知道火車站, 以及各大廣場的位置, 是威尼斯的一大特色.
每年四月底, 就會舉辦威尼斯著名的嘉年華會. 聽說觀光客會把這擠的水洩不通, 而大家也會穿著禮服帶著面具在街上出現. 威尼斯裡到處都是賣面具的商店, 每個面具都是獨立手工製造, 非常漂亮, 所以價格也不便宜.
總而言之, 我認為在住址欄上填"威尼斯"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